2 min read

猪肺异种移植获重大进展:九天功能验证,临床应用仍待突破

猪肺异种移植获重大进展:九天功能验证,临床应用仍待突破

中国研究团队首次将经过基因改造的猪肺移植入脑死亡人体受者,并成功维持了九天的功能。此项异种移植技术的突破,旨在缓解全球器官短缺的严峻形势。然而,专家指出,猪肺用于临床仍需克服诸多挑战。

此次研究将一只经过六项基因改造的中国 Bama Xiang 品种猪的左肺,移植至一名39岁脑死亡男性受者体内。研究发现,该肺在216小时内保持了活性和功能,未引发急性排斥反应,也未出现感染迹象。但移植24小时后,肺部出现液体积聚和损伤,可能与移植引起的炎症有关。尽管受者接受了强效免疫抑制治疗,但猪肺仍受到抗体攻击,造成进行性损伤。

专家分析,脑死亡状态本身会引起急性炎症反应,这可能影响了研究结果的解读。此外,受者自身肺器官的存在,可能掩盖了猪肺受损的真实程度。目前,该技术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距离临床应用尚有距离。研究团队表示,未来需优化免疫抑制方案、基因改造技术、器官保存策略,并评估长期移植物功能。

异种移植作为解决器官短缺的潜在途径,在心脏、肾脏等器官上已有尝试。但肺部因其免疫系统的活跃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高度敏感性,在异种移植上面临更大挑战。除异种移植外,修复不适合移植的人体捐献肺,以及在猪羊体内培育“人源化”器官,也是器官来源的潜在解决方案。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