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解密“旋转发球”物理学,解析羽毛球运动的空气动力学奥秘
中国物理学家深入解析了羽毛球“旋转发球”的复杂物理机制,并发布于《流体物理学》期刊。该技术通过在球拍接触羽毛球前施加预旋转,能产生极高的回球难度,甚至被形容为“无法回击”。
正是由于其潜在的不公平优势,国际羽毛球联合会(BWF)在2023年暂时禁止了该技术,原定持续至2024年巴黎残奥会后。然而,BWF在今年初已将其永久禁止,旨在避免国际赛事成为此类技术(与此前被禁的“侧旋发球”相似)的试验场,而非扼杀创新。
羽毛球的独特空气动力学特性是理解旋转发球的关键。其开放的圆锥形结构和16片重叠的羽毛,在飞行中产生显著的空气阻力,导致球速迅速衰减并以更陡峭的抛物线轨迹下落。尽管如此,羽毛球仍能达到300英里/小时的峰值速度。羽毛的天然旋转和球头(软木塞)的稳定性,共同影响着击球效果,例如特定的切削方式能产生更好的落网球。
Physics of badminton’s new killer spin serve
Adding a pre-spin affects shuttlecock’s oscillating behavior, depending on direction of rotation.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