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呼吁全球稳定币监管协调,强调代码级合规与第三方审计
中国政府背景的《学习时报》刊文,呼吁加强国际间在稳定币监管方面的协调合作。文章指出,当前碎片化的监管体系已难以跟上全球稳定币日益增长的采用速度,并提出包括第三方审计、实时储备验证以及将监管要求嵌入代码等关键建议。
文章作者韩炜丽(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将稳定币分为三类:法币抵押、链上资产抵押和算法稳定币,并强调了不同模型在透明度、跨境合规和用户保护方面面临的独特技术和法律风险。她认为,信任稳定币的构建需要多层保障,包括锚定机制、储备资产的可验证性以及可执行的监管框架。尽管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交易透明度和智能合约的可审计性,但仅凭技术不足以确保问责。
为应对挑战,文章提议建立实时储备验证和审计框架,并引入第三方监督以确保跨司法管辖区的一致性。更进一步,建议将监管约束直接嵌入智能合约代码,实现自动化合规。文章还关注国内问题,如针对新用户的金融诈骗,呼吁加强数字金融教育和将稳定币风险纳入国民金融素养教育。
文章认为,若无协调一致的规则和共享的基础设施,全球稳定币供应的增长(可能从数千亿美元增至数万亿美元)将伴随监管盲点。通过联合监管和系统性协调,稳定币才能在支持创新和保障安全之间取得平衡。文章暗示,中国有意贡献于全球稳定币治理框架,超越其自身的许可制度。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