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重估:政策耐心与零售动能驱动的东向资本流

2025年市场格局呈现出显著的“东升西降”态势。中国股市正挑战十年来的阻力位,本地“AI芯片”替代品表现强劲,与美国科技巨头回调形成鲜明分化。这种走势表明,当零售市场情绪遇上政策的耐心支持时,增长动力更多源于叙事而非单纯估值。
中国政府尚未完全释放经济刺激潜力,一旦“财富效应”显现,将可能从涓涓细流变为滔天洪水。上周数据显示,197亿美元流入债券,166亿美元流入股票,68亿美元流入现金,其中39亿美元流入中国股票,创下4月以来新高,显示资本正主动寻求阻力最小的路径。
全球政治动荡和政策不确定性正在削弱西方市场的吸引力。欧洲主要经济体如德国和英国的政治中心地位动摇,导致政策易变、贸易协约承压。资本倾向于寻求更具连贯性和稳定性的体系,这促使资金回流东方。
宏观层面,美国市场存在高估值、巨额债务和财政赤字等问题,而中国较低的消费占GDP比重与上升趋势预示着结构性增长空间。AI驱动的数据中心能耗增加,也为能源和相关基础设施带来潜在投资机会。
总体而言,全球资本正在经历一场范式转移。过去十年由美国被动股票beta驱动的投资逻辑正面临挑战,未来可能更青睐被低估、被忽视且具有政治战略意义的资产,如中国股票、大宗商品和债券。这种转变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即资本流向将更加注重实际回报与结构性再平衡。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