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或首次捕捉到宇宙“第一代恒星”踪迹

近期,天文学界迎来一项重大突破性进展。两支独立科学团队,分别由剑桥大学的Roberto Maiolino和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的Eros Vanzella领导,通过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的观测,可能首次捕捉到了宇宙中“第三星族”(Population III)恒星的迹象。这些宇宙诞生初期的第一代恒星,由纯净的氢和氦组成,质量巨大且寿命短暂,是构成早期宇宙结构的关键。
研究团队利用JWST的强大光谱分析能力,对宇宙早期(大爆炸后约4亿至8亿年)的星系进行了深入探测。其中一支团队分析了星系Gn-Z11的光谱,发现其边缘的光源富含氦且几乎不含重元素,推测这可能源于富含第三星族恒星的原始气体云。另一支团队则借助引力透镜效应,聚焦于一个更遥远的背景星系,同样发现了其光谱中存在重元素含量极低的迹象。
这些发现若能最终得到证实,将为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提供至关重要的实证。特别是,如果这些早期恒星的质量确实高达太阳的500倍以上,将极大印证现有的理论模型,并深化我们对恒星形成和元素富集过程的认识。此外,引力透镜技术在本次研究中的成功应用,也为未来JWST观测更遥远、更微弱的天体铺平了道路,有望实现对单个第三星族恒星的直接成像。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