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或发现宇宙“婴儿期”黑洞,颠覆现有宇宙演化理论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观测到一个疑似原初黑洞的致密天体,其周围物质稀少,形成时间可能追溯至宇宙诞生后的极早期。该天体代号QSO1,距今超过130亿年,此时宇宙仅存在7亿年。观测数据显示,该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5000万倍,而周围物质质量不足其一半,且主要由氢和氦构成,缺乏重元素,表明其附近缺乏显著的恒星形成活动。
这一发现与当前主流宇宙学理论存在显著冲突。主流观点认为,黑洞是在早期恒星耗尽燃料并坍缩后形成的,且黑洞的增长伴随着宿主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然而,QSO1的“近乎裸体”状态及其早期形成的可能性,暗示了黑洞可能在星系形成之前就已存在,甚至可能作为引力中心吸引物质形成星系。
原初黑洞理论由斯蒂芬·霍金提出,设想在大爆炸后极短时间内,宇宙中高密度区域直接坍缩形成不同尺寸的黑洞。若QSO1被确认为原初黑洞,将为这一理论提供关键的观测证据,并对理解宇宙的早期结构和基本物理定律产生深远影响。未来的引力波探测器或将为确认原初黑洞提供更直接的证据,彻底解决这一科学谜题。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