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早期哺乳动物社交行为:颠覆恐龙时代哺乳动物独居叙事

早期哺乳动物社交行为:颠覆恐龙时代哺乳动物独居叙事

一项发表于《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的古生物学研究,通过分析在蒙大拿州发现的、生活在约7600万年前的哺乳动物Filikomys primaevus(一种已灭绝的多瘤齿兽类)化石,揭示了其可能具有社交生活。研究人员Lucas Weaver指出,这些体型如花栗鼠般大小的动物,其化石被一同发现,暗示它们可能在群体中生活,而非此前普遍认为的独居状态。

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颠覆了科学界长期以来的认知。传统观点认为,在恐龙时代,哺乳动物大多是独居的、类似老鼠的生物,直到恐龙灭绝1000万年后,社交行为才在哺乳动物中普遍出现。Filikomys primaevus的社交证据表明,社交性可能在哺乳动物演化早期就已经出现,并且并非仅限于现存的三个主要哺乳动物分支。

该研究为理解哺乳动物的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表明对同伴的需求是哺乳动物一项古老的演化特征。这一发现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史前哺乳动物行为的理解,也可能对社会性在哺乳动物演化中的作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