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鸟类数量骤减:掠食者控制引发保育争议

英国的地面筑巢鸟类,特别是蛎鹬,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其数量在过去25年间下降了60%。研究表明,地面筑巢鸟类比其他筑巢策略的鸟类数量下降风险高出86%。这一现象的根源复杂,既包括了如收割牧草时使用重型机械碾压鸟卵和雏鸟的农业实践,也与英国乡村管理方式导致狐狸、乌鸦等中型掠食者数量激增,从而威胁到地面筑巢鸟类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历史原因导致英国本土的大型掠食者如鹰、猞猁和狼等数量锐减甚至灭绝,它们本是控制狐狸和乌鸦种群数量的天然制衡者。同时,现代农业实践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例如农作物、动物尸体以及每年为狩猎活动释放的大量家养野鸡,这进一步助长了中型掠食者的繁衍。这些掠食者以地面筑巢鸟类的卵和幼鸟为食,加剧了后者的生存困境。
面对此局面,部分保育人士,如“蛎鹬行动”慈善机构的玛丽·科尔韦尔,提出应就大规模扑杀狐狸等掠食者进行“严肃对话”。尽管她个人不赞成射杀狐狸,但认为这是拯救蛎鹬的必要手段,因为成人蛎鹬存活率高,问题在于无法成功孵化和养育足够数量的后代以维持种群。她指出,大量的中型掠食者与地面筑巢鸟类数量的严重失衡,正共同造成一场“灾难”。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同此类“致命控制”是解决之道。例如,倡导组织“野性正义”的联合主任露丝·廷盖博士认为,仅靠扑杀无法解决中型掠食者数量过多的长期问题,这本质上是乡村管理不善的后果。她强调,应着力解决集约化农业、每年释放数千万只非本地雉鸡(为人工饲养的猎物,间接维持了掠食者数量)以及非法猎杀猛禽等根本性问题。她承认短期内或有“针对性、有限度的掠食者控制”的必要,但必须是“最后的手段”,且有“可靠的科学证据支持”。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RSPB)也持类似观点,认为应优先考虑非致命性方法,仅在其他方法失效且地面筑巢鸟类生存面临威胁时,才考虑有限度的掠食者控制。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