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min read

英国零工合同改革:劳资博弈与就业市场平衡的挑战

英国零工合同改革:劳资博弈与就业市场平衡的挑战

英国政府正着手改革零工合同(zero-hours contracts),旨在解决劳动者面临的缺乏保障和工作不确定性问题。代表性事件是伦敦一家名为Draughts的桌游吧员工因对零工合同的不满而发起罢工,凸显了该类合同下劳动者普遍存在的“被动”处境和权力失衡感。据统计,英国约有120万劳动者受零工合同影响,尽管政府承诺改革,但零工合同的使用规模仍在扩大,显示出问题的复杂性。

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赋予零工合同劳动者获得基于其过去12周工作时长的固定合同的权利,并提供入职即享有的公平对待和反不正当解雇保护。然而,此举遭遇企业界的普遍担忧。雇主团体认为,政府提高雇主国民保险缴款和最低工资标准已显著增加了用工成本,叠加新的劳动者权益法案将进一步加剧企业负担,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有数据显示,部分企业表示将因此减少招聘,并认为零工合同的灵活性对部分劳动者(如学生)而言仍具吸引力。

政府方面则强调改革的必要性,认为现有零工合同模式已导致长期的工作场所剥削。虽然部分批评者认为改革步伐过于缓慢,但政府表示将逐步推行,预计在2027年底完成对零工合同的全面限制。此举旨在平衡劳动者对稳定性的需求与部分员工偏好灵活性的现实,试图在保障基本权益和维持市场灵活性之间找到一个“甜蜜点”。

此次改革涉及复杂的劳资博弈,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就业市场调整的背景下。企业界对改革可能带来的成本增加和潜在的负面经济影响表示担忧,而工会则认为加强劳动者权益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并将此与过去反对最低工资的论调类比。分析机构的初步评估认为,改革的经济影响可能有限,但对劳动者权益的提升作用显著。最终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政府如何在高企的用工成本、企业经营压力与劳动者权益保障之间实现有效协调。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