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印尼科研环境恶化:关键物种保护面临叙事操控风险

印尼科研环境恶化:关键物种保护面临叙事操控风险

印尼作为东南亚热带雨林最广阔的区域,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也面临严峻的物种濒危问题。然而,近期一份发表在《Current Biology》上的信件,由保护科学家Erik Meijaard和Bill Laurance等人联名撰写,揭示了印尼保护科学领域正面临的严峻挑战。

印尼科学家 Erik Meijaard 因在报纸上质疑林业和环境部关于猩猩种群增长的官方说法,并指出所有三种猩猩的种群均在持续下降,随后被印尼政府禁止在该国进行研究。一份泄露的政府信件指示国家公园不得与Meijaard合作,并称其言论可能“抹黑政府”。

这一事件不仅对Meijaard及其同事的科研活动造成了严重阻碍,也使得与国内外科学家在印尼保护问题上的合作变得更加困难。当独立科学研究受到限制,政府及相关方可能更容易操控关于生物多样性现状的叙事,甚至制造“虚假现实”,这对于处于濒危边缘的关键物种而言,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尽管科学界普遍认为,在诸如印尼这样生物多样性宝库面临巨大威胁的国家,维护独立科学的声音至关重要,但此类压制行为并非孤例,在其他国家也偶有发生。然而,在印尼的背景下,叙事操控可能直接影响到对濒危物种真实状况的认知,进而影响到有效的保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