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高法调整流浪狗管理策略:从“捕获即收容”到“社区共存”的平衡之道
印度最高法院近期调整了此前关于清除德里街头流浪狗的命令,转向一种更为综合的全国性策略。新裁决指示,流浪狗应在绝育、疫苗接种和驱虫后,被放归原社区,仅将具有攻击性或患有狂犬病的犬只送往收容所。此举旨在平衡公众安全与动物福利,并为全国范围内的流浪狗管理提供参考。
此前的“捕获即收容”计划因成本高昂且被批评为不切实际,可能导致犬只死亡。新方案鼓励设立指定的喂食点,以集中管理、监测健康并减少人犬冲突,但其实施仍面临管理难度和基础设施不足的挑战。德里约有100万流浪狗,它们已深度融入城市生活,被许多居民视为“社区犬”,在宗教和文化习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尽管印度是狂犬病高发区,但德里在特定时期内报告了零狂犬病死亡病例,且犬只咬伤事件呈下降趋势。
此前的判例支持将绝育疫苗后的犬只放归原处,并强调了“流浪狗生存权”和对生命的“同情心”是动物福利法的宪法价值。此次裁决被视为在动物福利与公共安全之间寻求平衡的进步性举措,保留了城市犬只的独特“肌理”与“灵魂”。
India scales back plan to remove stray dogs from streets of Delhi
Country suspends ‘catch-and-keep’ plan for strays in favour of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