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口罩的“化学定时炸弹”:微塑料与内分泌干扰物威胁健康与环境

研究揭示,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大规模使用的一次性口罩正演变为“化学定时炸弹”。据估计,疫情高峰期每月消耗1290亿个一次性口罩,其中大部分由聚丙烯等塑料制成。这些口罩大多进入填埋场或随意丢弃,在环境中逐渐降解,释放出微塑料和化学添加剂,包括具有类雌激素效应的内分泌干扰物双酚B。
考文垂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所有测试的一次性口罩都会释放微塑料,其中FFP2和FFP3口罩的释放量尤为显著,是其他类型口罩的四到六倍。释放的微塑料颗粒尺寸差异巨大,但小于100微米的颗粒占主导地位。此外,口罩还会释放双酚B,研究估计疫情期间释放的总量可达128至214公斤。
这些发现强调了重新审视口罩生产、使用和处置方式的紧迫性。一次性口罩对环境造成的成本不容忽视,其释放的微塑料和化学物质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未来需要提高公众对这些风险的认识,支持更可持续替代品的研发,并做出明智选择以保护健康与环境。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