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夜行蜂利用树冠缝隙导航:揭示黑暗中的空间定位机制

夜行蜂利用树冠缝隙导航:揭示黑暗中的空间定位机制

在巴拿马运河岛屿的夜间,一种名为Megalopta genalis的汗蜂正悄然活动于夜间盛开的花朵之间。一项发表于《Current Biology》期刊的研究揭示了这些热带昆虫的惊人导航能力。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在极低光照条件下,它们也能有效利用雨林树冠缝隙投射下的光斑作为视觉地标,从而在复杂的森林环境中精确找到回家的路。

该研究由瑞典隆德大学的Eric Warrant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他们长期观察Megalopta genalis。研究人员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些夜行蜂的导航机制:在巢穴入口上方设置了不同的视觉标记(如黑条或条纹图案),随后在蜂外出觅食时调换标记位置。结果显示,返巢的蜜蜂会优先飞入与其先前学习的视觉线索相匹配的巢穴入口,即使那是错误的模拟巢穴。这表明,夜行蜂确实会利用头顶树冠的缝隙光斑作为重要的导航线索。

尽管Megalopta genalis拥有微小的眼睛和相对较小的脑容量,但它们却能在大地标学习和利用方面表现出卓越的能力。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对树冠缝隙光斑的依赖,是它们在黑暗中进行高精度导航的关键。这一发现不仅拓展了我们对昆虫导航策略的认知,也为理解生物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是在低光照条件下利用环境信息进行空间学习和记忆的机制方面。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