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独立演化出浅肤色基因:颠覆传统认知

一项针对拉丁美洲超过7300人的遗传学研究,通过分析DNA样本和受访者对自身血统的认知,发现了一个关键现象:受访者肤色与其基因实际祖源存在差异。特别是浅肤色个体倾向于高估其欧洲血统,而深肤色个体则高估其美洲原住民或非洲血统。研究指出,这种认知偏差源于将肤色作为判断整体祖源的粗略依据。
在此基础上,一项由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家Kaustubh Adhikari及其团队进行的新研究,进一步提供了科学解释。研究识别出一种在2万至3万年前亚洲出现的浅肤色基因变异,其演化过程与欧洲的浅肤色基因演化相互独立。这意味着,拉丁美洲人群的浅肤色,可能并非仅源于欧洲祖先,也可能来自早期亚洲移民携带此基因变异,经白令海峡抵达美洲。
该研究还发现,该浅肤色基因变异在日照较少的亚洲地区更为普遍,暗示了其在自然选择中的可能作用。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人类肤色演化的多源性认知,也为理解拉丁美洲社会中肤色与社会阶层关联的根源提供了新的视角,提示了摒弃基于肤色的简单化社会判断的必要性。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