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貘:雨林恢复的低成本“种子传播者”

亚马逊雨林正面临退化威胁,包括森林破碎化、火灾和气候变化。一项研究揭示,大型食草动物貘(Tapir)在雨林生态系统的再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研究人员发现,貘,作为亚马逊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其活动偏好于受干扰的区域,而非原始森林。
通过长达七年的相机陷阱、航拍和实地观察,研究人员量化了貘的粪便密度和种子传播量。结果显示,在实验性烧毁的区域,貘的出现频率是未烧毁区域的两倍,并且传播的种子数量是后者的三倍。据估计,在火烧区域,单只貘每公顷可播撒近1万粒种子,远高于完整森林的约3000粒。
貘的粪便不仅包含大量种子,其消化过程对种子的损害极小,发芽率潜力高。此外,粪金龟等分解者也在貘粪便的掩埋过程中协助种子传播。这一发现提示,利用貘的自然习性进行大规模热带森林恢复,可能是一种极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对碳汇集、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