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驯鹿唾液破解植物毒素机制,重塑食草动物与植物互作认知

驯鹿唾液破解植物毒素机制,重塑食草动物与植物互作认知

近期一项发表于《Biology Letters》的研究,揭示了驯鹿与驼鹿唾液在应对植物毒素方面的关键作用。这些食草动物通过唾液中的特定化合物,能够干扰植物(如红羊茅)与其共生真菌(产生麦角生物碱)之间的互利关系,显著降低了毒素的生成。

麦角生物碱是一种能阻碍血液循环的毒素,通常作为植物的防御机制,阻止动物食用。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当驯鹿和驼鹿的唾液接触到植物时,麦角生物碱的产生量大幅下降。这一发现表明,动物唾液中的成分可能干扰了植物感知到“被啃食”信号后启动毒素生产的化学途径。

这一突破性进展拓展了我们对大型哺乳动物生理机制及其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认知。研究强调,唾液分泌物在调节植物-动物相互作用中的重要性远超以往的认识,为理解进化适应策略提供了新视角,并可能为开发新型植物保护方法或生物防治技术提供线索。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