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排斥”成再生水推广最大障碍,信息沟通策略亟待升级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将废水净化为饮用水成为应对干旱的必要措施。然而,一项由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心理学家Daniel Harmon及其同事Mary Gauvain进行的研究揭示,公众对再生水的接受度面临巨大挑战。核心障碍并非技术层面,而是源于消费者对水“曾经是废水”的心理排斥,即所谓的“嫌恶感”(Ick Factor)。
研究团队通过实验测试了媒体信息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他们发现,无论是强调节水的环保信息,还是解释再生水净化过程的科普视频,均未能显著提升人们饮用再生水或支持相关政策的意愿。尽管信息能使受众对再生水产生一定好感,但这种积极性未能转化为实际行为,消费者的“嫌恶感”是阻碍其接受的关键因素。
研究指出,鉴于“嫌恶感”是一种强大的非理性情绪反应,单纯依靠逻辑和信息传递难以奏效。为了克服这一心理障碍,研究者认为需要更直接、更具说服力的推广策略。例如,让社区成员公开饮用再生水并展示其健康状况,或通过更具情感连接的沟通方式,可能有助于消费者跨越“心理鸿沟”,真正接受“变废为宝”的再生水。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