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西伯利亚狐狸驯化实验:揭示家养化基因驱动力

西伯利亚狐狸驯化实验:揭示家养化基因驱动力

一项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历时近六十年的西伯利亚狐狸驯化实验,由卢德米拉·特鲁特(Lyudmila Trut)领导,揭示了家养化过程的深刻机制。该实验通过对性情最温顺的野生狐狸进行选择性繁育,在短短五到六代内,便观察到狐狸对人类表现出明显的亲近行为,例如摇尾巴和舔舐研究人员的手。

该实验的核心在于基因选择而非后天训练。研究表明,狐狸的亲人行为、如耷拉的耳朵、卷曲的尾巴以及更年轻化的面部特征等,均是基因改变的直接结果。这一发现不仅重现了狼到狗的演化过程,更证明了通过定向的基因选择,可以快速塑造出具有特定性状的家养动物。

此项跨越六十载的狐狸驯化研究,由进化生物学家李·杜加特金(Lee Dugatkin)与特鲁特共同撰写成书《如何驯服一只狐狸(并建造一只狗)》,为理解家养化这一复杂过程提供了宝贵的生物学证据,并对动物行为学和遗传学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