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乌克兰战场:陆地无人机与反无人机技术革新重塑战术格局

乌克兰战场:陆地无人机与反无人机技术革新重塑战术格局

乌克兰“Da Vinci Wolves”营正面临俄军步兵渗透战术的严峻挑战。俄军放弃了以往的小规模装甲突击,转而采取单兵徒步渗透,试图规避乌军前线无人机侦测,并伺机集结发动攻击。这种战术虽然代价高昂,但已成为俄军持续的进攻手段,迫使乌军在前线指挥中心——一个130米长的地下掩体中,全天候监控战场态势。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战场环境,乌克兰军队正加速陆地无人机(Ground Drone)的研发与应用。从概念到实战,各种型号的无人机,包括遥控机枪、载重机器人车辆等,已投入使用。例如,“Termit”陆地无人机能够运输300公斤物资,其越野能力和续航里程有效提升了前线后勤保障效率,并能在复杂地形下执行伤员后送任务,显著降低了人员伤亡风险。

与此同时,反无人机技术也成为战场焦点。通过部署先进的无人机干扰器,乌军能够有效侦测并瘫痪敌方无人机信号,尤其是在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技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其攻击范围已达12至14公里。尽管双方在反制无人机方面互有胜负,但无人机技术已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要素,形成了“剑与盾”的对抗格局。

俄军渗透战术的升级,暴露了乌军防线在薄弱环节的协调不足。近期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附近的一次大规模渗透,虽然遭遇乌军顽强抵抗,但仍显示出俄军在突破战术上的演进。乌克兰军队通过部署远程侦察无人机和专门的拦截无人机(如Arbalet),以及强化地面雷达监控,正积极构建多层次的防空体系,以应对来自空中的威胁,并力求在无人机主导的未来战争中占据主动。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