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微流滴技术突破抗生素研发瓶颈,重塑“超级细菌”军备竞赛格局

微流滴技术突破抗生素研发瓶颈,重塑“超级细菌”军备竞赛格局

现代医学与细菌病原体之间的军备竞赛,因细菌进化出抗生素耐药性(超级细菌)而日益严峻。目前抗生素来源有限,主要依赖少数细菌种类和有限的作用机制,导致人类选择性极少。

德国汉斯·克诺尔研究所的Miriam Rosenbaum教授团队,利用环境基因组学揭示自然界中存在大量未知细菌,其中可能蕴藏着丰富的抗生素资源。然而,这些细菌中仅有约1%至15%可被传统实验室方法培养,使得发现新抗生素的进程受阻。

为解决此问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微流滴技术。该技术将单细胞细菌置于微小的“水滴屋”(picoliter droplets)中,模拟其自然生境,并允许数百万个独立的微环境在一次实验中同时进行培养。这种隔离培养模式减少了细菌间的竞争,提高了其生长和产生活性的可能性。

通过向培养成功的微流滴中添加带有荧光标记的指示细菌,并观察其生长信号。若指示细菌生长受阻(表现为暗滴),则表明其宿主细菌产生了抗生素。该方法能够高效筛选出具有抗生素生产潜力的细菌,为发现新型抗生素开辟了新途径,有望在对抗超级细菌的斗争中扭转被动局面。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