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耍行为:犬类驯化与品种差异的关键驱动力

一项涉及89,000多只纯种犬的研究,对犬类与人类互动行为的核心要素进行了深度剖析。研究发现,犬类祖先天生具备一定程度的玩耍倾向,这一特质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被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放大,成为建立人宠关系,尤其是训练犬只的关键环节。
研究人员通过对132个犬种进行玩耍行为测试,特别是“拔河”游戏的参与度,发现牧羊犬和运动犬等功能性培育犬种,平均玩耍意愿显著高于非运动犬和玩具犬等其他类别。这表明,在培育过程中,那些需要与人类紧密协作、易于训练的犬种,其玩耍性得到了优先保留和加强。
然而,并非所有犬种的玩耍性都随驯化而增强。部分玩具犬,最初被培育为贵族阶层的时尚配饰,其玩耍性反而有所降低。这是因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这类犬只更侧重于匹配主人的生活习惯和外貌需求,过度的玩耍性反而可能成为一种“负担”,不符合其作为“生活伴侣”而非“工作伙伴”的定位。
该研究不仅阐明了玩耍行为在犬类演化和品种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也为人们选择适合自身生活方式的宠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它强调了玩耍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和互动方式,是维系和深化人宠关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