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网络沦为儿童掠夺者“安全港”,匿名性与内容监管的博弈升级

Tor网络因其匿名性设计,正成为儿童掠夺者滋生和活动的温床。据专家指出,数百万儿童掠夺者利用Tor的洋葱服务(.onion地址)形成庞大的网络社区,通过分享儿童性虐待材料(CSAM)、交流诱拐策略以及常态化剥削行为来不断升级其犯罪活动。尽管收到反复警告,Tor项目方仍未采取行动限制此类内容的传播,其开发者认为任何形式的审查都违背了Tor的核心理念,并且其网络架构使得移除有害内容几乎不可能。
此前,加拿大儿童保护中心(C3P)向Tor项目提交了超过19,000份关于检测到CSAM的通知,但未获回应。Tor浏览器和洋葱服务均不具备检测、审核或举报CSAM的系统,也缺乏主流社交网络的内容处理机制。尽管Tor常被视为保护隐私、促进言论自由的重要工具,但批评者认为,其匿名性不应以纵容CSAM传播为代价。美国国务院等资助方面临质疑,而Tor项目方则回应称,引入监控或屏蔽机制将损害数百万合法用户的隐私和安全。
研究表明,CSAM在Tor网络上易于获取,且相当一部分暗网用户在接触CSAM后会寻求与儿童进行性接触。虽然执法部门曾成功捣毁多个大型恋童癖论坛,但问题根源在于,只要Tor网络持续存在,掠夺者便能轻易转移至其他平台。专家呼吁Tor项目方采取措施,移除CSAM并阻止恋童群体形成,但如何在不牺牲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内容审查,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