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太阳风暴引发地球磁层“鼓声”效应:直观观测揭示空间物理新维度

太阳风暴引发地球磁层“鼓声”效应:直观观测揭示空间物理新维度

近期,物理学家通过分析2007年NASA的THEMIS(Time History of Events and Macroscale Interactions during Substorms)任务数据,首次直接观测到地球磁层在太阳等离子体喷流冲击下产生的驻波现象。这一发现证实了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理论模型。

事件起因于高速太阳等离子体喷流撞击地球磁层边界(磁层顶),引发向四周传播的涟漪。部分涟漪传播至南北两极后被反射回,与原始波发生干涉,形成了如同鼓面振动的稳定驻波,并具有明确的固有频率。此过程由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Martin Archer教授团队通过将卫星探测信号转化为音频进行验证。

这种“鼓声”效应并非仅限于磁层边界,研究表明其影响深入至辐射带等区域,并引起了地面磁场和电离层的同步运动。这表明地球磁层在受扰动时,表现出整体性的共振行为,其尺度可达地球直径的十倍。

该观测成果为理解地球磁层动力学及其对空间天气的影响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地面传感技术在监测此类宏观空间物理现象中的潜力,从而加深对地球空间保护机制的认识。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