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太阳能:重塑欧洲能源格局,成本效益与风险并存
一项由伦敦国王学院牵头的研究,首次评估了太空太阳能发电(SBSP)对欧洲的潜在影响。研究利用详细的计算机模型模拟了欧洲33个国家的未来电网,发现基于NASA设计的太空太阳能阵列,到2050年可满足欧洲80%的陆基可再生能源需求,并可能将整个欧洲电力系统的成本降低15%,同时减少三分之二的电池使用量。
该太空太阳能系统采用类似太阳能集热器(heliostat)的设计,通过轨道上的反射镜收集阳光,再将能量传输至地球站并转化为电能,最终并入电网。相较于受天气影响且供应不稳定的陆基可再生能源,SBSP能提供连续的吉瓦级电力,成为一种集中的替代能源。研究模型将SBSP的潜在容量纳入考量,预示了其在能源供应中的核心作用。
然而,研究也指出了潜在风险,包括轨道拥堵、传输中断及光束稳定性等问题。此外,SBSP的成本效益实现尚需时日,其建设、发射和维护的高昂成本,需要技术进步来降低。尽管存在挑战,研究作者认为SBSP有潜力助力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并强调其作为可持续能源的连续性优势。日本已将其纳入国家战略,欧洲亦可借鉴其跨国合作传统,发展集中式SBSP基础设施,以减少对燃气发电的依赖,实现全大陆范围内的稳定可再生能源供应。
Solar panels in space ‘could provide 80% of Europe’s renewable energy by 2050’
Researchers also suggest system could resolve problems with irregular and weather-dependent Earth-based supply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