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G <path> 精通指南:从基础指令到复杂曲线的深度解析
SVG <path> 元素是创建复杂矢量图形的关键,尽管其语法初看令人费解,但掌握后能实现平滑曲线等高级效果。
核心洞察在于 <path> 元素的 `d` 属性,它是一系列绘图指令的集合。'M'(Move)指令用于定位画笔,不绘制;'L'(Line)指令绘制直线。指令间通过继承前一个命令的终点实现连续绘制,而非独立执行。指令参数间的逗号和空格虽非必需,但强烈建议保留以提高可读性,这对团队协作及未来维护至关重要,且对文件大小影响微乎其微。
SVG <path> 支持多种绘图指令,包括直线、二次贝塞尔曲线(Q)和三次贝塞尔曲线(C)。二次贝塞尔曲线由起点、一个控制点和终点定义,用于创建简单的弯曲;三次贝塞尔曲线则有两个控制点,提供更精细的形状控制,尤其适用于S形或需要高精度曲线的场景。
最复杂的莫过于椭圆弧(A)命令。它连接起点和终点,但需浏览器计算一个包含这两点的虚拟椭圆。`rx`和`ry`定义此虚拟椭圆的水平和垂直半径,影响弧的深度。`large-arc-flag`(0或1)选择短弧或长弧,`sweep-flag`(0或1)则决定了绘制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rotation`参数用于旋转虚拟椭圆,但实际应用中较少直接使用,通常通过CSS transform实现整体旋转。
此外,`Z`命令用于闭合路径,绘制一条连接到起点的直线。命令的大小写区分至关重要:大写表示绝对坐标,小写表示相对坐标,后者基于前一指令的终点进行偏移,便于平移操作。
在曲线连接处,`T`(平滑二次贝塞尔)和`S`(平滑三次贝塞尔)命令可自动推导控制点,确保曲线连接的流畅性,避免“肘部”效应。尽管如此,对于复杂的多段曲线,使用图形设计软件导出SVG路径可能更为高效。
掌握SVG <path> 元素及其指令,是实现高级网页图形和交互动画的基础,尤其在Web动画开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