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捕食影响长颈鹿幼崽存活率,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面临新挑战

一项在肯尼亚大裂谷地区进行的研究,揭示了顶级捕食者狮子对长颈鹿幼崽生存的严峻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分析国家公园(狮子数量多)与私人保护区(无狮子)两个相邻区域的长颈鹿种群结构,发现无狮子保护区内一岁以下的长颈鹿幼崽占总数的26%,而在有狮子存在的国家公园,这一比例骤降至5%。这意味着在狮子存在的情况下,长颈鹿幼崽数量减少了83%,这一数据远超研究人员的预期。
长颈鹿作为非洲草原的标志性物种,其数量在过去30年间已下降约40%,目前野外个体不足9.8万,已被列为“易危”物种。幼崽存活率的持续下降,可能导致种群增长停滞甚至崩溃,因为种群的稳定与繁衍依赖于足够数量的幼崽能够成熟并进行繁殖。
该研究虽然仅限于东非的两个地点,但其结果强调了非洲野生动物管理的高度复杂性。随着保护区围栏化的趋势,将捕食者与猎物限制在特定区域,此类因物种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保护困境将日益普遍。如何在同一区域内有效协调狮子与长颈鹿的保护,成为一项棘手的任务。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在狮子数量多的区域引入长颈鹿,或将狮子移出长颈鹿聚集地,但这同时也引发了对“真正野生”状态的讨论。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