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生态焦虑:气候危机的深层心理映射与行动催化剂

一项覆盖10个国家、10,000名年轻人的全球研究显示,近60%的受访者对地球的未来状态感到极度担忧。该研究进一步揭示,近半数受访者表示这种担忧影响其日常生活,四分之三的人认同“未来是可怕的”。这些数据清晰表明,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威胁,更是对人类情绪健康的严峻挑战。心理学家将这种因气候危机引发的“生态焦虑”(eco-anxiety)归类为一种普遍的、表现为悲伤、痛苦和担忧的情感反应。此焦虑并非仅限于年轻人,亦影响着气候科学家及全球经济弱势群体。

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恶化及其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预示着生态焦虑将在2024年成为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科学预测,全球气温升幅可能在2027年前首次突破安全阈值。近期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加拿大和希腊的野火、巴基斯坦的洪灾,以及空气污染和高温对心理健康的已知影响,都加剧了这一趋势。然而,面对气候危机,政治领导力的缺失,如迪拜COP28由石油公司高管主持,以及英国政府在绿色承诺上的退缩,使得问题更为严峻。

研究者指出,生态焦虑所带来的担忧、悲伤和绝望等情绪,不应被病理化,因为其根源在于外部环境的恶化。这些情绪被视为对气候危机的自然且理性的反应。因此,应将生态焦虑转化为推动积极行动的动力,以保护地球。预计在2024年,全球将有更多人投身气候正义运动,并寻求环境可持续性相关的工作。倡导者将加大对化石燃料行业及其补贴政府的压力,推动其加速淘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生态焦虑的解决之道在于采取行动,而非仅依赖心理治疗。

A New Way to See Your Climate Anxiety
The climate crisis has become a mental health crisis. But eco-anxiety isn’t necessarily a pathology.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