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柔性塑料微处理器问世,预示“万物互联”新纪元

柔性塑料微处理器问世,预示“万物互联”新纪元

近期,一项突破性技术进展揭示了由高性能塑料而非传统硅基材料制成的柔性微处理器。该技术由Arm公司的资深工程师John Biggs及其团队开发,并已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概念验证性研究。此款微处理器虽然在计算速度上不及现代高性能芯片,但其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和固有的柔韧性,使其特别适用于对计算能力要求不高但需要广泛部署的场景。

该柔性微处理器的核心在于其薄膜晶体管技术,能够集成在柔性塑料基板上,这与目前主流的刚性硅基芯片形成了鲜明对比。其设计目标是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电子产品部署,例如为食品包装提供可变保质期标签,或优化复杂的供应链管理。PragmatIC Semiconductor公司的高级副总裁Catherine Ramsdale指出,这项技术能够将计算能力扩展到当前因成本和集成难度而被排除在外的日常消费品中,从而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的愿景。

尽管该技术展现了巨大潜力,但商业化仍面临挑战。目前,该处理器虽在柔性基板上制造,但测试仍在平面进行,其在弯曲状态下的性能稳定性有待验证。此外,现有芯片的尺寸和功耗也限制了其在成本敏感型应用中的竞争力。然而,回顾硅基芯片的发展历程,早期也经历了类似的挑战。研究团队正致力于解决这些难题,并预计在未来十年内,柔性电子领域有望复制硅基技术曾经经历的快速增长。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