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min read

日本股市:韧性驱动的结构性重塑,而非周期性繁荣

日本股市:韧性驱动的结构性重塑,而非周期性繁荣

全球交易员在结束夏季休假后,发现日本股市(Nikkei)已接近历史高点。尽管对冲基金在夏季进行了部分减仓,但外国资本的持续流入、企业股票回购以及行业板块的结构性转移,仍在为日经指数提供强劲支撑。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已从日本是否已过增长顶点,转向资金、企业、政界及全球资产配置者将如何共同谱写下一篇章。

对冲基金的表现与大盘基本同步,平均收益率为+14.5%,略低于东证指数(Topix)的+18%。关键在于其持仓策略:重仓工业、材料和医疗保健,同时规避了科技(IT)板块。这种配置反映了基金经理对国内经济韧性优于出口周期性的判断,资金流向成为重要考量因素。整体配置水平仍接近历史高位,显示出投资者对日本市场的长期信念并未动摇。

美国投资者成为日本市场最主要的外国资金来源。过去五个月,美国基金净流入1.3万亿日元,为“安倍经济学”以来最快的净买入速度。资金偏好蓝筹股,尤其是大型银行股,这不仅提供了流动性,更在重塑市场叙事,吸引全球投资组合重新关注日本。

政治层面,首相石破茂的执政基础因自民党在参众两院失去多数席位而变得不稳,加之9月日本央行会议临近,提前举行党内选举的传闻甚嚣尘上。尽管3%以上的通胀率令市场对利率正常化进程保持猜测,但普遍预期首次加息可能在2026年1月。然而,交易员更关注市场传闻而非经济模型。

企业层面,股票回购是最大的需求驱动力,今年以来已累计回购约7万亿日元股票,速度较去年加快1.7倍。企业盈利表现稳健,正面惊喜居多,内需型企业表现优于出口商。企业间交叉持股的逐步解除,为资产负债表优化和股本回报率(ROE)提升提供了持续的催化剂。金融板块也重回视野,如MUFG银行市净率仅为1.4倍,但强劲的盈利、回购预期及日本央行可能加息的信号,正吸引新的市场兴趣。

从行业来看,造船业(年初至今+62%)和半导体行业(AI供应链关键环节)的强劲表现,凸显了日本在传统产业和新兴技术领域的双重实力。Disco、Advantest和Hoya等公司在AI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些技术节点代表着被低估的增长曲线,正经历重估。

总体而言,日本股市不再是被忽视的亚洲市场,而是走上了中心舞台。外国资金持续深化,企业采取股东友好策略,政治的不确定性为风险溢价提供了定价空间。市场高点看似天花板,但强劲的资金流、企业回购和行业轮动等底层驱动力,正将这些高点转化为支撑。这并非简单的反弹,而是市场结构的重塑,从全球配置者的策略调整,到企业的股票回购,再到基金的行业权重转移。这些深层机制预示着下一轮交易机会的到来。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