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人类回声定位模仿蝙蝠:视觉障碍者通过调整发声策略增强空间感知

人类回声定位模仿蝙蝠:视觉障碍者通过调整发声策略增强空间感知

近日一项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的研究表明,部分有视觉障碍的人士在利用回声定位导航时,会采取与蝙蝠相似的策略。研究人员观察到,当探测目标物变得更为困难时,这些“人类回声定位者”会显著增加其发出咔哒声的频率和响度,此举被认为是为了增强微弱回声信号的接收,从而更精确地感知周围环境。

研究团队由英国杜伦大学神经科学家Lore Thaler领导,设计实验让八位经验丰富的人类回声定位者完成一项挑战:仅凭咔哒声判断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物体是放置在头部前方约一米处,还是移动到不同角度。结果显示,当物体被置于更难探测的位置时,例如侧后方或后方,被试者会自发地增加咔哒声的数量和音量,这与蝙蝠在黑暗中探测目标时调整声波发射强度的行为模式高度一致。

尽管在物体位于正后方180度时,人类回声定位者的表现仅略优于随机猜测,但在斜后方时,他们的准确率可达80%,在物体位于前方或侧面时,准确率更是接近完美。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人类适应性学习能力的理解,也为正在学习回声定位的视觉障碍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在不确定时,通过增加咔哒声的数量和响度,可以更有效地获取环境信息。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