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经期疼痛研究揭示长期慢性疼痛风险,凸显早期干预重要性

牛津大学一项针对1100多名参与者进行的研究,揭示了青少年经期疼痛与成年后慢性疼痛之间的高度关联。研究发现,15岁时经历重度经期疼痛的女性,至26岁时患上慢性疼痛的风险比未经历疼痛者高76%;中度经期疼痛者风险则高65%。
此次研究的突破之处在于,首次证明了青少年经期疼痛不仅与盆腔疼痛有关,还可能导致身体其他部位出现慢性疼痛,如下背部、腹部、头部、膝盖、手腕、脚踝等。研究人员推测,青春期“神经可塑性”增强可能使青少年大脑对重复性疼痛信号更为敏感,从而改变疼痛处理方式。
研究结果强调了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专家呼吁改善经期健康教育,打破污名化,确保年轻女性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支持。这不仅关乎个体长期的身体健康,也对整个社会医疗体系的关注重点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