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经济学家保罗·罗默:科学体系是人类共存的希望模式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于4月9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活动中,阐述了科学的社会体系为人类福祉及相互依存关系带来的希望。
罗默强调,科学的益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但其更深远的价值在于提供一种超越物质回报的希望。他以另一位诺奖得主吉姆·艾利森为例,说明了直接造福人类的发现所带来的巨大意义。而与他共享经济学奖的威廉·诺德豪斯的研究则量化了科学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例如自国家科学院成立以来,一小时工作所能产生的“流明-小时”数增长了20,000倍,这充分展现了科学体系的巨大力量。
面对当代社会对人际互动日益增长的焦虑,罗默认为科学社群的模式尤为重要。它汇聚了来自全球不同背景的人才,以共同目标为导向,并坚守真理与诚实的原则。这种社群通过建立信任机制,吸纳遵循规范的成员,并排斥违背原则者,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关于“我们能成为谁”以及“如何和谐共处”的榜样。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