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鸟类声学通讯:飞羽振动或催生新物种

鸟类声学通讯:飞羽振动或催生新物种

进化生物学家Valentina Gómez-Bahamón及其团队在南美洲观察到叉尾鹟(Fork-tailed flycatcher)利用翅膀和尾羽振动发声的现象,这与达尔文对鸟类声音交流的研究不谋而合。研究聚焦于两种叉尾鹟亚种,其中一个为迁徙性,另一个则留居原地。

通过对羽毛结构的测量,研究人员发现迁徙性亚种拥有更长、更薄的羽毛,这可能与其飞行优势有关。然而,这一结构差异也导致了它们振动发声的频率与留居亚种不同。这种由羽毛形态改变声音频率的现象,揭示了非声带发声在物种演化中的潜在作用。

Gómez-Bahamón推测,这些声音可能在叉尾鹟的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同亚种间声音“方言”的差异,可能进一步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为新物种的起源提供了生物学机制。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