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天线赋能小鼠突破可见光谱,实现红外视觉新纪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麻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联合发布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可注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能够附着于小鼠视网膜的光感受器上,吸收近红外光并将其转化为可见的绿光。这一转化过程使得小鼠能够感知到超出其正常可见光谱范围的红外和近红外光,并能区分不同的红外图案,甚至在人眼无法分辨的情况下进行行为导航。
该技术的核心在于纳米颗粒的“上转换”特性,它们直接由近红外光激活,无需外部电源,且在小鼠体内保持了长达两个月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这种增强的红外视觉能力并未影响小鼠原有的可见光视觉功能,两者可以并行工作。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杂志,为克服生物体视觉局限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此项技术不仅在军事和执法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还可能为色盲等视觉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其无需外部供电、隐蔽性强的特点,预示着未来可能实现对人类视觉能力的根本性拓展,让我们能够“看见”隐藏的信号。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