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μ子磁矩实验揭示新物理线索,暗示未知粒子存在

μ子磁矩实验揭示新物理线索,暗示未知粒子存在

美国费米实验室的Muon g-2实验近期公布了其一项突破性发现。该实验通过精确测量μ子(一种比电子重的基本粒子)的自旋进动频率,发现其结果与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预测存在显著偏差。具体而言,μ子的自旋在磁场中进动得比标准模型预期的要快。

此次实验结果与约20年前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的测量结果高度吻合,两者结合后,偏差达到了4.2个标准差。这一统计显著性水平(约4万分之一的偶然概率)极大地增强了其可信度,并指向了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现象。

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偏差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宇宙中存在着我们尚未发现的未知粒子。这些粒子的存在会通过量子涨落影响μ子的行为,从而导致其自旋进动频率的改变。此发现对理解宇宙基本构成和粒子物理学前沿具有重大意义。

尽管此次发布的数据仅占实验总数据量的很小一部分,且研究团队正进行更全面的数据分析以提高置信度,但目前的证据已足以引发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为探索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理论提供了关键的实验依据,并激励着研究人员继续深入探究。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