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美联储降息悖论:实际借贷成本上升,市场应警惕政策收紧

美联储降息悖论:实际借贷成本上升,市场应警惕政策收紧

自2024年末以来,美联储已累计降息1%。表面上看,市场普遍认为其货币政策已转向宽松。银行等短期借款机构的融资成本确实有所下降。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借款人而言,美联储的政策实际上变得更为严厉。

数据显示,尽管联邦基金利率从5.33%降至4.33%,但抵押贷款利率及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反而上涨了约0.5%。由于企业贷款、汽车贷款及其他银行贷款利率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挂钩,这些领域的借贷成本随之上升。短期贷款基准利率也较降息前提高了约30个基点。在此背景下,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均出现明显放缓,通胀水平虽接近降息初期水平,但仍高于2%的目标。

关键在于,即便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市场降温,利率实际上却变得更加紧缩。美联储及投资者应认识到,对绝大多数借款人而言,当前货币政策的严厉程度高于降息初期。

企业债市场方面,BBB评级债券的收益率较同期美国国债高出1.03%,处于20年来的历史低位。这表明市场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定价极为宽松,情绪极度乐观。目前BBB评级债券较AAA评级债券的利差为0.70%,近四周未变。这种极度乐观的市场情绪,尤其是在较低评级债券持有人中,可能导致在利差回归均值时面临重大损失。

ADP就业报告显示,过去六个月就业增长显著放缓。最新的ADP报告显示新增就业5.4万,远低于此前数年的平均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均每月新增劳动力约15万,这意味着当前的就业增长速度已无法跟上劳动力增长的步伐。

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过去四个月下降0.4%)部分解释了为何在就业增长低于劳动力增长的情况下,失业率保持稳定。部分人口退出劳动力市场,可能导致实际失业率高于官方统计数据。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