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美联储独立性辩论:从“技术官僚”到“民主赤字”的审视

美联储独立性辩论:从“技术官僚”到“民主赤字”的审视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试图解雇美联储理事Lisa Cook的举动,暴露了对中央银行独立性根深蒂固的辩论。这一行为被广泛视为将机构服务于领导人短期目标的威权式操作。然而,围绕此事的愤怒也引出了更深层次的疑问:美联储的独立性是否等同于民主本身?

一种观点认为,国会设定了美联储的目标,其独立性仅限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这种“审慎委托”的模式旨在防止政治家为选票操纵利率。然而,历史学家亚当·图兹指出,此论点忽视了美联储的构成并非中立的技术官僚体系。其区域委员会为商业精英提供了正式的发言权,而劳工和消费者则处于边缘或缺席状态。因此,这种独立性并非独立于政治,而是独立于选举问责。

另一位经济学家迈克尔·罗伯茨则认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并非为了技术官僚效率,而是服务于新自由主义时代下的金融利益。他指出,20世纪80、90年代中央银行独立性上升与通胀下降之间存在相关性,但这可能更多是全球增长放缓和一次性供应冲击结束的结果,而非央行预测能力的体现。

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货币政策作为一种相对粗糙的工具,其有效性受到质疑。将一种不问责制替换为民粹主义强人统治并无裨益。真正的任务在于探索民主化的中央银行政治模式。例如,将美联储视为公共事业,提供普惠银行账户,并将其资产负债表与公共优先事项明确挂钩。此外,扩大理事会成员的代表性,要求进行分配影响评估,并收紧“事由”条款,以防止总统随意罢免理事,是构建更稳健、更民主货币权威的必要步骤。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