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核武库现代化:印第安保留地成关键部署地,历史遗留问题凸显

美国一项耗资1.5万亿美元的核武库现代化计划正悄然展开,其关键一环涉及在印第安保留地部署和升级核导弹发射井。位于北达科他州的三联部落(MHA Nation)的保留地内,就部署有15个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
这些发射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当时美国为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在全国范围内选址建设导弹基地。根据历史学家和部落成员的分析,在1960年代初,美国空军在选址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部落土地的特殊性,其选址标准主要基于靠近战略空军基地、地质条件适宜以及需要大片土地以确保导弹发射井之间的安全距离。
三联部落的经历反映了美国联邦政府与原住民之间长期存在的土地权益纠纷。自19世纪末以来,部落的传统土地通过一系列条约和法案被大幅压缩,包括1910年一项允许非原住民定居者购买部落土地的法案,而该区域正是后来导弹发射井的选址地。尽管1972年的一项法院裁决确认了该区域仍属于部落土地,但此时发射井已建成,部落在收回土地的同时,也继承了这些未经同意部署的核武器设施。
此外,1950年代的“加里森大坝”工程对三联部落造成了毁灭性影响,淹没了大量土地、农田和家园,迫使部落成员迁徙,进一步削弱了其社会结构和土地利用能力。这种历史性的“双重打击”——土地被侵占和家园被毁——使得部落在面对当前核武库升级计划时,面临着法律追索的困境,因为在国家安全的大背景下,其“滋扰”主张可能难以获得法院支持。
该系列报道揭示了美国核力量部署背后,原住民群体所承受的复杂历史创伤与现实困境,以及在国家安全优先的考量下,这些遗留问题如何继续影响着当代社会。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