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min read

美国移民系统:一场被揭露的、以人权为代价的利润游戏

美国移民系统被揭示为一个以营利为目的、剥夺人权的“骗局”。从洛杉矶的抗议活动延伸出的对话,直指该系统深层根源:其设计初衷在于非人化移民,削弱劳工力量,并加剧财富向上流动。

该系统并非美国建国之初的固有组成部分。直到1882年的《排华法案》和1924年的《移民法案》出台,才逐步形成限制性边界,其背后的驱动力是排外、优生学和种族主义。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洞察到封闭边境与自由贸易协定相结合,能够有效限制劳工流动,压低劳动力成本,从而最大化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利润。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便是典型例证,它便利了商品、资本和企业的自由流动,却忽视了劳动力的自由迁徙,将墨西哥工人置于更易被剥削的境地,也导致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工人实际工资停滞。

此类模式并非孤例。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遵循了相似原则,进一步固化了资本与劳工之间的权力失衡。时至今日,跨国公司得以全球自由扩张,而寻求更好生活的人们却面临被国家暴力强制执行的严格边境管制。自1994年以来,美国边境巡逻预算激增超过700%,相关移民执法机构的联邦支出已达数千亿美元。这些高昂的成本最终转嫁给纳税人,却为那些从该系统牟利的跨国公司提供了补贴。

当前的抗议活动,以“无人非法”为核心诉求,不仅是对不公政策的直接回应,更是对“安全”、“就业保护”等官方说辞的有力反驳。它强调了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不应受移民身份或跨国公司利润驱动的边境执法的限制。这场运动是对系统性谎言的拒绝,呼唤以人道和尊严重塑移民叙事。

America had open borders until 1924. Racism and corporate greed changed that | Daniel Mendiola
The primary justifications for early immigration laws were xenophobia, eugenics, and overt racism.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immigration is essential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