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籍敌人法案》的滥用阴影:历史回响与当代警示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政府依据《外籍敌人法案》大规模拘留了数万名日裔美国人,包括美国公民,剥夺其财产和自由,即便他们已在美国生活数十年且未有不法行为。该法案允许在战时未经正当程序逮捕或驱逐被视为“敌对国家”的国民,其核心在于基于血统而非个体行为进行Targeting。
近期,美国政府再次援引此法案,将委内瑞拉移民驱逐至萨尔瓦多,同样引发了程序正义的质疑。法律专家指出,该法案的历史性运用为大规模拘留和针对性迫害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即“正常化了基于祖籍而非行为来囚禁和Targeting个人的观念”。
该法案的危险之处在于,它允许政府在宣战时,任意逮捕或驱逐任何持有“敌对国家”公民身份的14岁以上人士,无论其是否构成实际威胁。这种基于身份而非行为的法律条文,可能为政府权力滥用打开方便之门。
历史的教训表明,《外籍敌人法案》曾为“9066号行政命令”铺平道路,导致12万日裔美国人被送入拘留营。许多日裔移民因被禁止成为公民而成为该法案的目标,形成“Catch-22”困境。如今,历史的阴影再次笼罩,要求废除该法案的呼声日益高涨,以防止类似的政府滥用和歧视重演。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