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升级:关税重塑供应链,行业利润与市场估值面临重估

-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扩大国家安全关税范围,标志着贸易战的重大升级。 - 新关税目标已涵盖半导体、制药、重型卡车及飞机零部件,市场焦点转向成本转移与潜在受益者。 - 影响已覆盖超过30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预计未来数月将有更多行业被纳入。 - 投资者需评估各行业吸收成本的能力及其对估值的影响,这关乎利润率压缩、供应链重塑及市场定价。
- 制造业、汽车和科技股面临直接压力。卡特彼勒和福特等公司已预警关税成本增加,可能导致股价区间震荡。 - 汽车制造商寻求关税减免,但获批可能性及幅度存疑。 - 科技行业表现分化:本土巨头如苹果若承诺国内建厂或可获豁免;而英伟达、AMD等半导体生产商则面临不确定性,若关税波及芯片或设备,可能延缓AI投资周期。 - 航空航天领域同样脆弱,飞机零部件关税将推高波音供应链成本,挤压本已微薄的利润。
- 金属行业迎来利好,如克利夫兰克利夫斯等钢铁和铝业公司将受益于国内市场保护及价格上涨。 - 美国热轧钢价格已显著攀升,铝价预计随之走高。 - 铜价走势复杂,终端产品关税增加制造商成本,但若建筑和汽车需求疲软,原材料价格可能盘整。 - 铜价可能跌至每磅4.25美元,但若中国需求强劲,则可能在4.50美元附近获得支撑。
- 宏观层面,关税加剧通胀压力,增加制造商和消费者成本。 - 美联储虽视此为暂时性影响,但持续成本压力可能影响其货币政策。 - 美元可能因通胀上升和增长放缓而承压,避险吸引力或减弱。 - 欧元区出口商和依赖美科技进口的新兴市场可能表现不佳,面临资本外流风险。
- 特朗普的关税策略不仅是谈判工具,更是对供应链结构的重塑。 - 钢铁和铝业将受益,但多数美国工业将承担更高成本。 - 汽车、工业和半导体行业可能面临长期利润压力。 - 投资者应采取策略性投资,偏好受关税保护或拥有强大国内护城河的行业,规避易受全球报复影响的制造商和出口商。 - 大宗商品价格将随需求波动,市场波动性成为常态。 - 股票市场面临利润压缩、通胀持续及增长放缓的风险。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