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 read

毛虫“防冻液”机制:寒冬生存的生化奇迹与气候变化的潜在威胁

毛虫“防冻液”机制:寒冬生存的生化奇迹与气候变化的潜在威胁

部分毛虫,如黑纹虎蛾(Woolly bear caterpillar),进化出一种惊人的生化机制以应对严酷的冬季。它们体内能产生类似甘油的化合物,这些物质能显著降低细胞内液体的冰点。更关键的是,它们会将细胞内的水分转移到细胞外空间,避免细胞因结冰膨胀而破裂,从而允许身体在寒冷环境中“冻结”。

这种能力使得毛虫能够承受多次冻融循环,但频繁的温度波动并非没有代价。研究表明,每一次冻融过程都会对毛虫的组织结构造成一定损伤,增加其在冬季结束时状态不佳的风险。理想情况下,它们应保持持续冷冻直至春季回暖。

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威胁着这一古老的生存策略。冬季异常的升温期可能导致毛虫提前解冻,随后再次冻结,这种反复的冻融过程对其生理机能构成严峻挑战。一旦其越冬生存能力受到干扰,将直接影响包括黑纹虎蛾在内的多种蛾类及蝴蝶种群的数量。

毛虫作为鳞翅目昆虫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们是传粉者,是植食性动物,也是鸟类及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毛虫种群的波动,将可能引发更广泛的生态连锁反应,影响生物多样性。

查看消息来源

订阅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