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类动物“气味调情”新发现:特定醛类化合物或为灵长类首个确证的性信息素

东京大学的生物化学家Kazushige Touhara及其团队,通过对雄性环尾狐猴腕部腺体分泌物的长期收集与分析,识别出三种在繁殖季节浓度升高的长链脂肪醛。实验表明,雌性环尾狐猴在繁殖期更偏好接触含有这三种醛类物质的棉球,尤其是在繁殖季节。
这一行为被称为“气味调情”(stink flirting),补充了此前关于狐猴利用气味进行社会等级沟通及领地标识的认知。研究人员推测,这些醛类化合物在雄性吸引雌性方面扮演关键角色,这可能是灵长类动物中首次被确证的性信息素。
尽管这些特定化合物在其他灵长类动物中的存在尚未完全证实,但它们在羊毛中的发现以及在昆虫中作为性信息素的功能,暗示了长链脂肪醛在动物界社会交流中具有普遍性。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Current Biology》期刊。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