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鼻疽:非旅行相关病例揭示长期潜伏与环境传播新视角
一种罕见的土壤细菌感染正在引起医学界的关注。该细菌可导致一种名为“类鼻疽”的疾病,该疾病难以诊断且治疗棘手,因其对某些抗生素天然耐药。感染途径包括吸入或通过开放性伤口进入体内,可引发局部感染(如肺部或皮肤溃疡),或侵入血液成为全身性感染,甚至扩散至大脑,未及时治疗的病死率高达90%。
近期在美国发生的两个非旅行相关病例,经基因测序追溯至1980年代的两个死亡病例,揭示了该病原体可能存在的长期潜伏性。其中一例患者在感染前二十年曾于类鼻疽流行区(如越南)服役,其感染与1989年飓风“雨果”登陆佐治亚州期间的强降雨事件存在时间上的巧合,暗示了环境因素在病原体传播中的潜在作用。这两个病例的出现,突破了以往对类鼻疽在美国多为旅行相关感染的认知,提示了本地传播或长期潜伏的可能性,对疾病监测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Two men fell gravely ill last year; their infections link to deaths in the ’80s
The bacterium is known to live in Mississippi, but the new cases may expand its range.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