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育种的“尺寸悖论”:大而不强,成本与效益的权衡

美国农业部(USDA)的研究人员通过八年的定向选育,成功使黄粉虫(一种粉甲虫的幼虫)的体型增大近一倍。此举旨在降低作为蛋白质来源的昆虫的生产成本,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然而,这一体型增长伴随着显著的进化代价:大型化幼虫的产卵量减少,且后代幼虫的生命力(hardiness)明显不如原始品系。
这一发现揭示了在追求特定性状(如体型增大)时,可能出现的“尺寸悖论”。虽然短期内实现了体型增长,但繁殖能力的下降对昆虫作为可持续蛋白质来源的长期潜力构成了挑战。研究人员正计划通过基因组学手段,解析导致这一权衡的遗传机制,并探索培育出兼具生长速度、体型和高繁殖率的“超级品系”的可能性。
若能克服这些挑战,昆虫养殖有望超越观赏鱼饵的范畴,成为家禽和鱼类饲料的经济高效蛋白质来源,甚至可能成为人类饮食中的健康替代品。墨西哥、亚洲和非洲等地的饮食文化已将昆虫作为常规食物,其市场接受度和多样性远超西方国家,为未来昆虫食品的普及提供了借鉴。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