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艾尔玛”意外驱动蜥蜴形态选择,短后肢成为生存优势

2017年9月,当飓风“艾尔玛”和“玛丽亚”接连侵袭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时,哈佛大学生物学家Colin Donihue及其团队恰好在当地进行一项关于特克斯和凯科斯变色龙(Anolis scriptus)的研究。此次研究原计划评估岛上蜥蜴种群,为清除入侵性家鼠做准备,并收集了蜥蜴的详细身体测量数据。
飓风过后,研究团队抓住这一“机缘巧合”,将研究重心转向探索飓风是否能作为自然选择的驱动力,影响其路径上的野生种群形态。他们假设,拥有更长四肢和更大脚趾垫的蜥蜴能更好地抓住树木,从而在风暴中生存。
然而,实地考察和后续的室内模拟实验(使用叶片鼓风机模拟强风)揭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后肢较短的蜥蜴在飓风的强大风力作用下,更能保持在附着点上,减少了被吹落的风险。这一发现与最初的假设相悖,表明短后肢在极端天气事件中提供了生存优势,可能成为下一代蜥蜴的遗传特征。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为理解极端天气事件如何塑造生物形态提供了新的视角,并突显了基础科学研究在不可预测的自然事件中发现新知识的价值。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