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驱动土壤有机颗粒释放,或影响气候模型精度

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的研究揭示,降雨过程可能向大气中释放土壤有机颗粒。研究人员在俄克拉荷马州一处农田收集了雨后空气样本,发现直径约半微米的球状、玻璃状颗粒。
通过实验分析,这些颗粒被确认为富含碳的土壤物质,包含植物和土壤生物的腐殖质。其形成机制推测为:雨水在田间形成水洼,有机物溶解其中形成一层薄膜。当雨滴撞击水面时产生微小气泡,气泡上升破裂,将表面的有机颗粒抛射至空中。
这些微观的土壤颗粒尽管体积微小,却可能对气候产生显著影响。研究人员认为,它们有潜力吸收太阳辐射,进而可能反馈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在未来的气候模型中,有必要将这类颗粒的效应纳入考量,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