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重排或致蚊虫偏好牛而非人,为疟疾防控开辟新思路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蚊类遗传学家Brad Main及其团队,通过对坦桑尼亚地区Anopheles arabiensis蚊虫基因组的测序分析,揭示了该物种在取食偏好上的潜在遗传机制。研究人员发现,叮咬牛的蚊虫与叮咬人类的蚊虫在染色体上存在关键性差异,具体表现为一个染色体片段的部分重排。
这一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可能直接影响了蚊虫对宿主的识别和选择。如果这一“基因开关”确实能够引导蚊虫将牛作为主要目标而非人类,那么它将为改变蚊虫传播疟疾的行为模式提供一个重要的干预靶点。理论上,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蚊虫进行改造,使其对人类的吸引力降低,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
了解蚊虫的这一遗传特性,是制定更有效防控策略的关键一步。通过深入研究蚊虫的基因基础,科学家们能更好地“了解敌人”,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其对人类健康构成的威胁,特别是通过减少其叮咬人类的机会,进而抑制疟疾的传播。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