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说服力:同伴效应优于权威叙事

机器人正日益融入社会化场景,从制造领域转向零售、护理和教育等环境。多伦多大学的机器人专家Shane Saunderson指出,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互动,机器人不再仅限于功能性表现,更需具备说服人类的能力。
一项发表于《Science Robotics》期刊的研究,通过实验对比了机器人Pepper在扮演“同伴”与“权威”角色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当Pepper以参与者的“同伴”身份提供建议时,其说服力显著高于其作为“权威”角色时。
研究推测,这种差异源于参与者对机器人权威性的认知不足,或是对被支配的机器人感到不适。特别是男性参与者,在面对具有支配性的机器人时,其自主感和地位感受到威胁,表现出更强烈的不适感。
该研究强调,机器人若要在社会化场景中有效发挥作用,应谨慎处理其权威性设定。通过拟人化设计,如添加“眼睛”等元素,可以增强其亲和力,减少负面反应,从而提升其在人机互动中的接受度和说服力。
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