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皮动物“无眼之视”:色素调控与环境感知的新认知

英国牛津大学的视觉生态学家Lauren Sumner-Rooney及其团队的研究发现,与海星近亲的棘皮动物(Brittle Stars),即使没有眼睛,也能通过分布在腕足上的光感受器感知并识别图案。特定种类的棘皮动物,如Ophiocoma wendtii,在白天呈现红褐色,夜间则变为浅米色并带有条纹。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表明,棘皮动物的红褐色色素能够过滤光线,增强腕足光感受器的分辨率,从而帮助它们在明亮环境中识别环境图案,并倾向于选择有图案的区域作为藏身之处,这表明它们具备基础的视觉能力。然而,当其颜色转变为浅米色时,这种识别能力会减弱。
这一发现提示,棘皮动物的颜色变化与其“视觉”能力密切相关,可能是一种适应性机制,用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优化感知能力。此前已有海胆被证实拥有类似的无眼视觉能力,且同样具有颜色变化特征。
该研究成果发表于《Current Biology》,为理解生物界多样化的视觉系统提供了新视角,暗示可能存在大量未被发现的、利用非典型方式感知世界的生物。
网友讨论